的介绍:
近日,担任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高级顾问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在中国南昌举行的2022中国航空产业大会上宣布,第四代推重比达到10的国产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已经成功装机首飞。
这也是第四代国产大推力涡扇发动机的进度首次得到了来自官方的证实。首飞成功之后马上就是设计定型,紧接着就是生产定型和大批量装备。对于长期受到动力问题困扰的中国空军来说,这简直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纵观全球主流军事强国,目前应用于双发重型战斗机和单发中型发动机上的动力多为第三代大推力发动机,典型代表为美国F-15/16战机上装备的F100/110系列,俄罗斯苏27/30/35战机上装备的AL-31F/41F系列和中国歼10/11/15/16战机上的WS10系列。
相比于美俄各有多款“代表作”,目前我国在这领域只有WS10一根独苗,撑起我国空军主力战机的就是涡扇10的各种改进型。
WS10的技术最早来源于CFM56的核心机,于1987年正式立项,经过近20年的努力,2007年,装备首台国产第三代大推力发动机的歼11战机首飞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了这样一个世界上仅有的三个有能力独立研制大推力小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国家。
但是短暂的喜悦很快就被严峻的现实冲垮。大洋对岸的美国此时已经装备了第五代隐身战机F22,而F22更是装备了人类现役首款第四代涡扇发动机F119,并且美国的另外一款第四代发动机F135也在一年前完成了首次飞行测试。
巨大的差距面前,共和国的航空人并没放弃,而是加倍努力地迎头赶上。最早的时候,国内对于WS10的期待也就是达到F110的早期水准即可,即推重比在6.7左右,推力10吨。
第一个目标实现了,中国航空人们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的方式,一方面启动了第四代发动机的研制工作,另一方面则在WS10的基础上持续改进。
2018年的珠海航展上,一架歼10战斗机装备着WS10的三元矢量版本翱翔天际,其惊艳的机动性能震撼了在场的所有观众。4年之后的新一届珠海航展,中航发更是展出了WS10的系列化改进型,特别是那个二元矢量的版本,再一次吸引了全球的眼球。
而正式引进歼10C(装备WS10B发动机)的巴基斯坦空军更是在官方的军事杂志上进一步公开了WS10B的性能,称歼10C装备的WS10B发动机最大推力29000磅,约合13.2吨,这也符合国内对WS10B推力的预测。
改进、改进、再改进,WS10已达到了甚至部分超越了F110GE129的水平,有些不了解内情的外界人士可能会说,既然WS10改进型能够很好的满足当前空军几乎所有战斗机的需要,何必再多花费资金和资源去开发新的发动机呢?
因为毕竟第四代国产发动机是推重比超过10的,而推重比必然的联系到战机的整机机动性能。战机推力反映的是性能的基础水平,推重比则是在这个基础上的升华。在这里我们做一个假设,一台发动机的推力达到了50吨,但这款发动机的自重却有100吨,那么这款发动机的推重比就只有0.5。
0.5的推重比仅仅只能保障自身的飞行需求,根本没办法保障飞机携带多余的武器和燃料等负载。所以说,航空发动机的设计要在保证自重更轻的条件下追求更大的推力。
这样发动机的推重比足够大,发动机的剩余推力就可以尽可能多地给到飞机本身。能这样说,发动机的推重比越高,越能保障战机拥有更好的速度和机动性能。还可以说推重比是涡扇发动机发展的关键性能指标。
说到这里,又有人会问,既然第四代国产发动机已经装机成功首飞,那么何时能够大规模装备部队呢?这里需要给大家解释一个概念,航空发动机的性能是需要慢慢打磨的。并不是说定型交付部队以后,研发就会停止。对于一款航发的研究贯穿着航空发动机的始终。
即便是性能已经合乎要求了,中航发等单位也会继续对这款发动机进行后续的改进升级,比如增推,降低油耗,增加常规使用的寿命等等。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不仅是对于已经定型的航发,同时也是在为后续型号提供进一步的研究基础。不仅仅是我国,全世界所有的国家对于航发的研究做法都是一样的。
现在的我们已不需要过多的担心主力战机的动力会被国外卡脖子的危险,人民空军的战力不是在下降而是在不断地提升,我们应该的并不是担忧新一代发动机为什么迟迟不能定型和大规模生产,而是等待下一次官宣入列的时候,代表着国产航发顶配水平的第四代发动机可以王者归来,再上层楼!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